南京手机行情榜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2422|回复: 2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咨询 魅族 M8 8GB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08-11-26 16:00:3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听说月底或下月初就要上市,moto你们做吗?很喜欢,能不能预定?
2#
发表于 2008-11-26 16:33:10 | 只看该作者
这机器是个世纪大谎言
等着看吧
3#
发表于 2008-11-26 16:58:38 | 只看该作者
等着看吧...
4#
发表于 2008-11-26 19:02:05 | 只看该作者
等着看吧。。。
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28 16:59:41 | 只看该作者
moto老大,这次你说错了!
我也知道m8到现在2年了,推后无数次了,但真的就要上市了,今天163和PCONINE已收到真机评测了。
http://tech.163.com/mobile/08/1128/14/4RRGU9850011179O.html
6#
发表于 2008-11-28 17:13:44 | 只看该作者
我唯一错的就是太小看媒簇组织托的能力了
看看那些文章后面的跟贴吧
哈哈
当我是SB
7#
发表于 2008-11-28 18:57:29 | 只看该作者
唉。。。。霉足。。。。
8#
发表于 2008-11-30 09:39:00 | 只看该作者
M8真出来了,全机评测已出来,我在手机3g看到了…  168估计也快了…
9#
发表于 2008-11-30 11:13:45 | 只看该作者
测评是出来了。。。。现在能下到的WINCE软件在M8上都运行不了。。。
10#
发表于 2008-11-30 12:04:55 | 只看该作者
所谓的wince肯定运行不了,分辨率都不同,相信魅族会慢慢更新软件的,通过更新固件的方式…
毕竟这两年魅族光忙m8了,什么产品都没出,就出了个薄的m6
11#
发表于 2008-11-30 13:23:23 | 只看该作者
那又是两年以后的事了!
那时候人家IPHONE已经到了第十代了
也怪不得APPLE都懒得和它打官司了
12#
发表于 2008-11-30 13:38:10 | 只看该作者
额… 感觉moto老大对魅族有偏见…
不会被魅族呼悠过吧,哈哈…
13#
发表于 2008-11-30 14:03:46 | 只看该作者
魅族M8上市没有问题,只是部分功能会有所缩水
14#
发表于 2008-11-30 14:44:56 | 只看该作者
原帖由 lifangjill 于 2008-11-30 13:38 发表
额… 感觉moto老大对魅族有偏见…
不会被魅族呼悠过吧,哈哈…

没有偏见
没被呼悠
但是看不惯网上托吹的呜啦呜啦的
中国人就不是善于自己动脑
只会跟风
15#
发表于 2008-11-30 14:59:55 | 只看该作者
没见那机器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..
16#
发表于 2008-11-30 15:04:22 | 只看该作者
这里有没有没足的托哦.. :L
17#
发表于 2008-11-30 15:32:45 | 只看该作者
我压根就从来不去看什么M8的功能吹嘘
这几年所谓山寨的强大
也是建立在MTK方案之上
一个建立在WM系统之上的国产小厂
一夜之间就在技术上超越了HTC?
连三星都在务实的用硬件参数和价格血拼HTC
一个霉族就敢吹嘘自己技术如何如何强大到压过APPLE?
虽然乔不死也是靠呼悠推销产品的
但至少水平还是有点的
18#
发表于 2008-11-30 17:05:17 | 只看该作者
说不定LZ就是霉足的托。
19#
发表于 2008-12-1 21:33:16 | 只看该作者
这篇文章写得蛮中肯的~~~!

业内人士评价魅族M8
看到M8的测试Flash出来了,UI做的的确不错,反应漂亮灵敏。但是看到下面回复的各位XD们有的强烈的BS,原因无非是跳票时间和界面模仿。我是做 AP,S3C6410就是我们去年开发了一年的产品,加上自己对设计研发行业的一点了解,想想解释一下大家的误会,抛块砖。下面的内容,我会很清晰的表明 哪些是我肯定的,哪些我是推测的。

1、先说跳票时间。

这机器2006年就开始宣传了,不假。但是我们要看到meizu和apple、SE、HTC这些大佬的区别。Apple的惯例就是发布 前非要藏着掖着,不到发布,谁泄露了告谁;SE和HTC今年看来也不是说发布就上市,要不然年初我们就能看到X1,年中就能看到Touch HD了。meizu和他们比呢?无论是资金,还是人力,都是数量级这样的差距,跳票2年,很不应该,但是无奈。关键是,2006年是meizu宣布要开发 M8这样的手机,并没有发布。就像是2006年泄露了自己的Roadmap,所以从这里开始算起,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过分。intel的roadmap已 经写到2011年要发布什么CPU,总不能看成是跳票3年吧。

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开始宣传,原因很简单。meizu太弱了。apple有ipod,SE和HTC有众多的手机来撑场面,魅族有什么?这是个将自己全部的研 发资源都投入到一个产品中去的“疯子公司”,J.W看稚嫩的脸常常让人觉得不老成。但是有那个老成的企业家敢干这种不成功就成仁的事情。问题是meizu 干了,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中,meizu将要慢慢告别MP3市场,因为它已经没有能力再开发任何MP3、MP4这样的产品。为了不被人忘记,为了正常 的宣传,meizu在两年前就给M8造势。错了吗?也许这在手机市场是个新鲜事,也许他们开始把后面的道路想得太容易,没想到这玩意,两年才成型。可是横 向比比看,楼市火爆的时候,无论买房者是如何咒骂KFS无良,售楼小姐如何无德,交起钱来都不带犹豫的,最后只能等到两年后交房。嘿,人家可是要了你一辈 子的钱,meizu可是只要你关注哦。

再来看看为什么跳票。开发手机,实际上做硬件集成和软件开发。软件的东西大致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中,但是硬件就麻烦了。首先是定方案,用什么SOC。言必称 手机使用什么品牌,什么频率的CPU,其实是不准确的。那块主芯片中已经集成了PC主板上的大部分功能,如运算处理核心、2D核心、音频核心、外围接口部 分、USB部分,甚至为了降低运算处理核心的负担,连JPEG也有专门的硬处理核心。高端的SOC还会集成3D、GPS、视频编解码核心。所以能不能流畅 的看H.264往往取决使用的SOC是不是集成了好的H.264处理核心。纯用运算核心软解码,估计跳帧严重啊。

拉回来,meizu在定方案的时候,考虑到要实现的功能需要强大性能,直接套用2006已经面世的SOC是不明智的,必然选择一款SOC公司正在开发, 但是已经能够定义好主要参数的SOC。这在手机公司中是很常见的,要不然等到手机系统设计完毕,SOC却落后于市场,本来的高端机就成了大众机。至于没有 SOC的情况下如何开发系统和软件?这不用怕,有了引脚定义就能够开发电路板,有了模拟器就能够开发软件。正常情况下,等到SOC面试,就能定硬件设计, 此时软件设计也接近完成。在进行一些debug的事情,手机就能面试了。当然这是理想情况,很少有公司能够幸运。
   
至于为什么选择三星的6410,而不选择更强点的TI、Qualcomm的方案,也有很多朋友在声讨。可是你们去看看大学周边的专业书店中,ARM系统开 发的书绝大多数都是基于三星的SOC方案。没有为什么,TI和qualcomm的确对新手的开发教育重视不足。所以结果是,以meizu实力能够找到的工程师可能最熟悉的还是三星的方案。

在2006年,还没有6410。当时三星开发的是6400(90nm),体系主要来源于iPhone的SOC。之后,6400进行工艺改进(到 65nm),并且加入了3D、GPS和一个5.1声道的I2S模块,而引脚定义相同。所以现在看来,在2006选择6400的确是最大程度的保证硬件的可 靠性。可惜的是,工艺越先进,设计起来越复杂,这可以参考AMD65nmCPU的艰难出生之路,而且AMD的芯片开发生产实力必然在三星之上。三星强的是 内存,那种简单矩阵式的芯片和复杂的数字逻辑芯片可是天壤之别。结果是,6410说好2007年底完成,硬是拖到2008年7月才实现量产。之前,只能提 供些技术样片。这些样片要么是100个芯片中唯一能用的数个,要么就是低频版本。可以说,meizu在硬件上基于自身能力,选择了一条稳妥的方案,但是运 气不佳,给apple芯片研发顺利,后来的6410却流年不利。

最终芯片出来了,还需要几个月完成量产SOC的系统测试工作。那么7月量产,拖到年底实在是没办法。

软件开发我不熟悉,但是肯定是WinCE和WM肯定不会一样。个人认为WM就像你买台式机后自己安装XP。只要你买的硬件符合XP的要求、且能提供XP的 驱动,你一天内就能完成这个PC的研发工作。但是WinCE估计就像在PC中安装Unix,你手上只要硬件和Unix内核。驱动人家也只能给个半成品,另 外一半自己写。然后程序接口,用户界面说起来好看是全定制,自己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。但是都是你自己的事情,这对于一个原来只做Mp3的厂,真的有点 难。软件我只能说这么多,因为了解不多。可能的话,大家安装Linux感受一下其中的艰难,高手嘛,就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安装Linux的艰难。更高的高 手,你应该去帮帮meizu,能力越高,责任越大嘛。

说实话,在meizu每次跳票的时候,我都很担心。不是担心自己被忽悠了,而是担心如果meizu真的是干点事情,万一撑不下去倒掉了,是一件可惜的事 情。卖MP3的公司能有多少积累呢?可能还比不上Lenovo几个高管的年薪。结果是我们咒骂一个有雄心,有气魄的小公司,因为它搞了一件看起来费力不讨 好的事情。而国内那么多更为财大起初的公司,比如联想、比如方正、比如长得还不如J.W的史玉柱,他们兜里有的是钱,干的却是那些“一本万利”的东西。真 的要说meizu错了,我倒认为J.W急了点。记得Miniplayer出来的时候,国内MP4才刚刚起步。如果做M8缓缓,先完善 Miniplayer,加入RM功能等等,它的家底估计会更厚。但是M8估计现在连开发板也没有。   

2、界面模仿

这实在没办法了。都说M8模仿iPhone,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。但是有新的办法吗。个人认为iPhone不仅仅是一种界面,更重要的是它诞生了一个领 域,一种*作理念。只要你想应用这种*作理念,必然看得像模仿。这就好比某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比基尼泳衣,以后无论别的公司推出什么颜色,款式,材质的泳 衣,只要是三角内裤+胸罩,都会被说成是模仿比基尼的。唉,没办法,人家是apple,咱们是meizu,人家有steve jobs,J.W还要努力。

最后要说的是,我不是M8fans,我不会买M8,因为M8和iPhone一样缺少我必须使用qwerty键盘和GPS。也许因为这个,我并没有那种爱之 深恨之切的感觉。有感写下上面的文字,只是对meizu这样一个小企业的雄心表示钦佩。在中国,功利之心太泛滥。排名靠前的企业要么是手执尚方宝剑的垄断 国企,要么是赤裸裸的KFS,肯潜心做做技术的公司的确不多。meizu在做MP3的时候,就敢先期导入sigmatel的3520,和飞芯,我觉得这公 司很有前途,结果看来,他们的雄心远比我估计的大。不知道这算不算盲目自大,但是只要最后M8不成为一个烂尾楼,meizu能够挺过这一关,希望它最终能 发展成为华为这样的有品牌的民族技术型企业。


再加点,关于M8的ARM1176核心的频率问题解释。先说M8的SOC核心跑800MHz,现在又说只有667MHz。一下子差了133MHz,很多朋 友表示失望,其实事情没有这么悲观。我甚至认为M8的SOC跑667和跑800相差不大,而800的良率和成本可能太高,导致性价比不好。

为什么说667和800相差不大呢? 实际上就ARM核心来说,800肯定比667快。但是像我上面说到的, SOC中主要的功能都由硬件完成。像界面渲染有2D,游戏有3D,图像有JPEG,视频有Media Function Codec,ARM真正需要全速跑运算的机会不多(除了跑SPB benchmark)。所以ARM很多情况下起到的不是一个数据执行者,而是一个数据搬运工和协调员。也就是说,ARM能够最快的速度反映各个模块的请 求,宏观上看机器速度就越快。ARM可以跑到500MHz以上,但是其他模块却跑不到,在6410中,总线上的其他模块最大只能跑到133MHz,有的甚 至才66MHz(如JPEG)。这就可以想象成PC中的倍频。ARM如果跑到667MHz,就正好是5倍频。PC中,CPU必须工作在整数倍频(如果前端 总线先进,还允许0.5的倍频出现)。如果不是整数倍频会怎么样? 先来看看为什么要整数倍频。

如果总线是133,ARM是667,那么总线上的模块在时钟沿(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)发出的请求,ARM都能在同时接收到,保证最高效率,因为总线的每个 时钟沿必然对应一个ARM的时钟沿。如果ARM跑到800MHz,那么两个时钟沿就对不上了,可能总线发出的请求,ARM要等上几个纳秒才能收到,这样对 于数据搬运和数据协调就丢失了最重要的效率,高出来的133MHz的就被抵消了。

最后加点对meizu很多看起来有负面影响的宣传的分析。众所周知,meizu前面的成功是因为推出的MP3产品很好。但是各位消费者是不是还要考虑一下 啊meizu销售网络的支持?毕竟通过网络直接从meizu公司网购产品的朋友不会很多。可以说,完善的销售网络成就了meizu在MP3时期的辉煌(起 码在国内品牌中是这样的)。那么在2年没有新产品的空窗期,如何能够留住这些经销商呢? 经销商可不会参与M8的口水大战,他们要看的就是自己代理产品长期是否利好。如果M8的宣传销声匿迹了,没人关注了,M8就算是最终发布了,meizu可 能也等不到开花结果了。所以各位的口水战,一定程度上造就了M8大热的局面(不是假象哦),所以现在你去电脑城,还能看到有meizu标志的柜台和广告。 两年没什么新产品,这其中不易啊。
20#
发表于 2008-12-1 23:57:50 | 只看该作者
moto有点偏了。你不做meizu当然这么说。其实人家的机器是不错的。总比其他国产的强点吧,最起码。就算不比IPhone又如何。就算有托又如何。我们自有自己的判断。
moto 懒的说你了。 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MotoShop ( 苏ICP备18044193号-1 )

GMT+8, 2024-6-16 03:02 , Processed in 0.073172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